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今年还将推进哪些重点工程?

日期:2023-02-27 00:58:19 来源:新京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开通运营,众多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跨省通勤日趋便利……


(资料图片)

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正从蓝图变成现实。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经形成。目前,京津冀地区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2023年,一批服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津兴城际将让天津市民可以坐高铁前往北京大兴机场乘机,横跨潮白河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将让大厂居民跨省通勤更顺畅,紧张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接入多条国铁和城市轨道线路,成为北京东部地区的“新门户”。

三地间跨省通勤日趋便利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8点,李杨都会准时从北京南站的火车出站口走出,换乘地铁4号线,“9点就能到单位,还可以吃个早饭。”

京津城际铁路的高效运转让家在天津、在北京上班的李杨每天都可以在双城间顺畅往返。随着京雄、京唐、京滨城际铁路相继开通,更多的跨省通勤族可以坐火车去上班,与家人不再聚少离多。其中,京唐城际铁路是河北三河首条城际铁路线路,尽管目前开通运营不足两个月,在高峰期,客流量已达到日均3000人次。

河北的三河、大厂和香河被称作“北三县”,与北京仅一条潮白河相隔,让无数“北漂”把家安在这里。无论冬夏,潮白河桥上总会有许多跨省通勤者骑着电动车、挤着公交,或是自驾跨过京冀两地的分界线——潮白河。北京公交集团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共运营北三县的跨市域公交线路24条,承担了北三县与北京市中心城区、副中心的公交出行服务,疫情前日均客运量达到18.5万人次。

随着更多样的交通方式出现,跨省通勤者的上班路正在变得更加从容。去年,燕郊居民孙鹏开始乘坐定制快巴来北京上班。“前一天用手机下单,然后在固定的上车点位等车就好了,非常方便。”由于能走公交专用道,通勤时间更有保障,而且在上车时就查验身份证,孙鹏再也不用担心会堵在检查站前不到一百米的道路上了。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拓展

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目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经形成。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848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8.3%;北京至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与300公里范围内的主要中心城市“津石保唐”均实现高铁1-1.5小时快速联系。高速公路总里程10585.5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2.6%,38条公交线路实现跨省常态化运营,服务17个县市,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并不断发挥作用。京张高铁、京哈高铁、京唐城际等相继建成通车,区域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高铁覆盖。

京津冀地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也已基本形成。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9年来北京市新建高速公路里程214公里,总里程达到了1196公里,较2014年增长了21.8%。目前,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的剩余部分也正在抓紧施工,预计今年将实现全线通车。

■地标一:津兴城际

轨道交通扩大北京大兴机场“朋友圈”

京津冀地区是当今世界上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样的轨道路网为三地间更紧密的合作与更顺畅的资源流动提供了可能。对京津冀三地的居民来说,轨道交通发展更直观的改变体现在交通选择的多样性上,就比如说,可以坐着高铁赶飞机了。

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处于北京与河北两地交界位置,京雄城际铁路从大兴机场下方穿越而过,向南直达雄安新区,河北多地的居民可以坐着高铁来北京“赶飞机”。随着新冠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跨省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这座机场的效能更是日益凸显。在刚刚过去的春运里,大兴机场保障进出港航班日均704架次,每天迎来送往9.4万人次旅客,不断刷新纪录。1月17日,大兴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正式复航,2月16日,大兴机场恢复国际航班后的首条洲际航线正式开通。

标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