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科学》中国科学家对于生物钟紊乱的重大研究突破

日期:2023-06-13 11:00:44 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加班熬夜,情绪作祟导致的失眠,日夜颠倒的作息时间......已经渐渐成为了社会上常见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受到生物钟紊乱的问题困扰。6月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一则相关的研究成果,解密了生物钟紊乱的现象。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不断探索,发现了导致生物钟紊乱的原理,这将有望发现调控生物钟的临床用yao,并改善失眠、代谢紊乱等症状。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慧艳说到,生物钟是怎么维系和调整的,我们之前并不清楚。只有把它原理搞清楚了,我们才能够干预它,对症治疗。

科研人员发现大脑内的神经细胞纤毛如同天线一样,每隔24个小时会伸缩一次,就像时钟上的指针,通过它可实现对生物节律和时差进行调节。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慧艳介绍说,生物钟原来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时钟”,而我们这次发现伸出细胞表面的呈现“天线”样的初级纤毛,呈现出节律性变化,就指示着生物钟是一种有形的、可视化的内部时钟。

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对大脑SCN区纤毛结构的连续观察,惊奇地发现了纤毛节律性变化的特殊现象,并揭示了纤毛具有节律调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纤毛能带动细胞间同频共振,最终实现机体内部节律的一致性。

科研人员进行了小鼠的倒时差实验,正常小鼠需要7-9天才能适应新的时间周期,而实验小鼠仅需1-2天就适应了新的时间周期。此项发现为节律调控新药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定神经元的纤毛是调控节律的细胞器,这一原创性发现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让科研人员为后续发现药物、解决相关健康问题更加充满信心,也为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原理遵循。

那我们要如何解决在生物钟紊乱的睡眠问题呢?美国宇航局NASA上有一项研究显示,NADH能显著减少时差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相比传统倒时差的方法,如光疗、褪黑素、兴奋剂等,赛立复NADH更有效果并且无副作用。

赛立复NADH能改善睡眠质量,主要表现在长寿蛋白SIRT1对生物钟基因在体内的表达起到了关键性调节作用,因此,保证体内相对稳定的NAD+水平是维持正常生物钟节律的关键所在。NADH促进细胞产生能量ATP,促进多巴胺的合成,所以能够抵消时差对嗜睡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能更好的消磨睡眠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