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教授调研10个村庄 乡村振兴中农民最关心这九大问题
“好日子就是看得了病、上得了学、养得了老、就得了业”。“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住房也有保障,只要医疗、教育、养老有保障就可以了,再能有活干、有钱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
(资料图)
4月26日,在《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新书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展示了调研中两位农民眼中的好日子。
叶敬忠带领一支43人的研究团队,自2021年3月起,在山东、湖南、陕西、浙江、河北等5个省共计10个村庄开展了“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研究,共完成农民问卷529份,完成对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的访谈154份,访谈资料156万字,最终形成前述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目前农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依次是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种粮等九个方面的问题。
一医疗负担:乡村很难留住好医生
叶敬忠称,有农民说,“生活富裕就是看得起病,不怕生病”。也有农民感叹道,“农村家庭最怕生病,一场大病就拖垮一个家”。
现阶段,农村医疗条件有限,与城市差距较大,农民生病往往需要到县城医院或大城市的大医院治疗,医疗支出常常超出很多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农民反映,“乡村很难留住好医生”,“村里只能看看常见的病,生病了经常被推到乡里,乡里又推到县里或市里”。
调研发现,有44.2%的农民表示,“看病就医”是其家庭主要支出之一。即使目前家庭没有重大的看病就医支出,但农民努力挣钱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万一未来家庭成员生病,能够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二教育压力:“在村”困境与“离村”难题
叶敬忠称,有农民说,“最关心的就是把孩子教育好,要搞乡村振兴,就必须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
自2001年开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村庄小学教育和乡镇初中教育的普遍式微。农村教育普遍上移至乡镇和县城,给农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给农村孩子带来入学和升学压力。
调研发现,37.3%的农村家庭对教育不满意。调研的10个村庄仅一半有幼儿园,无一有完整小学。
目前,农村教育可能面临“城市挤不进、农村又很空”的困境。为了子女教育,农村家庭常常需要在县城购房入学或租房陪读等,很多家庭也因此负债。
三养老挑战多: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老龄化成为目前农村的普遍现实。调研村庄常住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例平均为33.7%,约为城镇(15.8%)的2倍。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村庄,农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最大的变化就是人老了,村子空了。老人养老成为每个农村家庭必须面对的压力,也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现实。
叶敬忠称,有农民说,“生活富裕要让养老有保障”“最关心村庄的养老服务”。
目前居家生活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自我养老的质量不断降低。在调研村庄,70.3%的老人为“老两口”共同生活或独居,子女照护越来越少。
此外,目前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远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叶敬忠称,不少农民反映,“70多岁还要打工,80多岁还得种地。”同时,精神孤寂也是农村老人的普遍状况。
四就业机会:在地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叶敬忠称,有农民说,“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让农民在乡村有事做、有活干、有钱挣,这样就不用到处乱跑,而在本地就可以打工生活了”。另一位农民说,“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富起来才算真正的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标准要看这个产业能养活多少人”。
调研发现,目前乡村产业的发展根本无法提供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的岗位,也不能满足在农村的中老年人口的就业需求。尤其是,随着城市“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等规定的出台,不少从事相关行业的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家乡,但他们不可能立即开始养老生活。
五农业生产:面临不确定性
调研发现,“种粮不挣钱”是许多农民的共识。尽管如此,大量小农户并不愿意放弃种地,因为粮食生产是小农户家庭的一种安全保障。
叶敬忠称,一位农民说,“当我们70%的农民能自己生产粮食的时候,我们就很安全,如果我们国家有4亿~5亿农村人口都要买粮吃,那就是大问题”。小农户普遍认识到,解决自己家庭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但是,未来粮食种植面临很多挑战。一是目前农村只剩“最后一茬种地人”,很多已经60多岁,甚至70或80多岁,而大量年轻人和二代农民工不愿种地或不会种地,再过几年小农户可能出现“无人种地”的局面;
二是农资、农机等粮食生产投入成本逐年上涨,而粮价长期保持较低水平,种地普遍不挣钱甚至亏本;
三是粮食作物容易遭遇野猪破坏等生态冲突,且常常没有补偿或补偿很少;
四是土地流转后常常因为用途改变而导致地力受损,地貌恢复难。
六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缺乏处理
调研发现,在居住环境方面,农民普遍对目前的“污水排放处理”表示不太满意。
农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居住较为分散的山区村庄,目前很难实现对家庭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此外,由“厕改”不彻底而带来的排污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大部分村庄未能同步建成并入管网的污水收集系统,农村家庭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都是独立排放,且直接或通过化粪池排放到河流、湖泊、池塘、农田,或因无处可排而挖坑渗入地下。因此,生活污水成为生态宜居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一农民反映说,“排出去的污水肯定渗漏下去,而井就在家门口,所以家里的井水基本不敢吃,吃了会长结石,因此大家都买水吃”。这样的排放方式不仅污染了村庄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也威胁着农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基础设施:部分村庄道路落后,生产生活用水缺保障
调研发现,在部分丘陵地区或山区,尤其是非原贫困村,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首先就是“基础设施能跟上”。他们非常希望“把家门口的路修好”;“能喝上自来水”。
在某调研村,通往外面的道路坑坑洼洼,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村民认为自己被路“困”在了村里。有的调研村尚未实现自来水入户,因为不敢吃井水,家家户户不得不购买桶装水或净水器。
八村干部:能否“一碗水端平”
叶敬忠称,对农民来说,村干部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官”。农民认为,村干部最重要的是在安排村庄事务、分配利益资源、处理村内纠纷时保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在农民看来,公平是乡村治理的最重要原则。
调研发现,71%的农民看重村干部“办事公平”的能力和表现。农民说,治理有效要靠“村干部以身作则,解决不公平的问题”。然而,部分村干部在处理村庄事务时常常看其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远近,尤其是在利益和资源分配中,与自己关系近的家族、亲戚、朋友等,或者是村干部自己,往往获得更多,农民对此意见很大。
九政策执行:担心“一刀切”
全国有51.2万个行政村,异质性是乡村的基本特点,因此要求国家政策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现实。国家多次强调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不刮风。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不出事”,会采取“免责第一”的简单化思维,不顾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制定各种“不准”、“不得”、“不允许”的禁令,并整齐划一地移植到村庄,强加给农民。
叶敬忠称,农民感叹道,“政策到了‘下面’有时变得让人难以理解”。
比如,有农民反映,当地不准三轮车载客,而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他们种着几亩苹果树,上山路程远,一个老人很难把苹果运下山,需要两个老人协作,但若两个老人坐三轮车一起下地,则会被罚款。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推荐
- 农大教授调研10个村庄 乡村振兴中农民最关心这九大问题
- 【天天快播报】多地网友“二阳”了,张文宏提示:做好药物储备!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知多少?
- 亚锦赛男单今日看点:“9号种子”石宇奇vs头号种子,国羽3将亮相
- 高新区新添一座遗址公园!五一节前开园!
-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济南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全市街道(镇)红十字会全部覆盖 世界速读
- 【价格】全国挖掘机成交价格大汇总(2023年4月26日)
- 戴尔笔记本键盘失灵怎么解决-戴尔笔记本电脑键盘失灵一键修复
- 股价翻倍了、业绩亏损了,这些AI龙头股东们要套现几十亿了 焦点关注
- 誉衡药业:截止2023年4月20日,国泰君安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天天微头条
- 黄朝晖:服务REITs走稳走好常态化发行之路,可从两方面入手|热门看点
- 花样年:71.69%债务工具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 1981件科技成果同场“走秀”
- 世界关注:狼牙土豆吃了会胖吗_土豆吃了会胖吗
- 世界热讯:做外卖,抖音和美团的战争还没真正开打
- 石化钙积层 环球热资讯
- 隔夜外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科技股普遍下跌
- 焦点热文:drove off是什么意思_drove
- 海南将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文昌基地”
- 童年第四章主要内容简短_童年第四章主要内容?|世界快报
- 每日甘肃网4月25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天天快播报
- 美对华贸易战五年态势及演变|全球快播报
- Web3区块链安全公司Beosin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_全球热头条
- 百济神州:2022年净亏损136.42亿元
- 中国新能源车出海泰国,打不过“老头乐”
- 【全球快播报】早期胃癌术后能活十年吗知乎_早期胃癌术后能活十年吗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大豆重迎茬应对技术意见”
- 建行贵阳城北支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激活科技企业创新基因
- 2023年全国计划招聘中央“特岗计划”教师52300名|全球热点
- 【报资讯】潮讯:华为又拿全球第一;网易起诉暴雪;一加Ace2原神定制版开售;快手封杀这种直播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为拉动文旅市场复苏,再放大招——中国银行河南国际旅游节盛大开幕|简讯
- 欧阳询书九成宫笔法详解(关于欧阳询书九成宫笔法详解介绍)
- 2023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全年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37.2万件 世界时讯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美容整形科如何?医生怎么样?|焦点快播
- 惨!球迷订购价值10万的梅西签名金球被送丢 快递只赔90元_视点
- 央行开展17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草蛉卵的形状_草蛉卵_当前通讯
- 人定胜天!巴特勒56分奇迹翻盘,字母哥情绪崩溃,雄鹿1-3钓鱼了_世界热资讯
- 李生论金:靠近2000美元空,黄金不破2015空成立
- 天天快讯:文旅 | 济南红叶谷:“五一吃”喝玩乐游园赏花两不误
- 中亦科技(301208):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天天关注
- 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网友:应多点包容与理解_焦点简讯
- 未来我国太空探测看点多 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
- 全球看点:泛海控股被债权人狮王资产申请重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 蓝灵龙女和赤血龙女 蓝灵龙女
- 通胀高企 美国部分民众减少或停止存储退休金_全球信息
- 今日报丨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一季度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212亿元
- 世界微动态丨数字赋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各地全力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华阳实小英语组与天府新区同仁深研学科育人价值
- 每日头条!河西推出7大主题百余项活动促进文旅商深度融合
- 老百姓的故事丨耒阳段文健:年逾五十“改天命”
- 临汾:乔飞鸿在市区调研环保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 狠抓措施落实
- 世界微资讯!榆阳智慧教育成果在陕西数字教育大会巡展
- 谷歌Pixel用户在QPR3 Beta 3系统更新后出现系统崩溃和死机情况
- 世界热资讯!嘉峪关机务段嘉峪关东运用车间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兰新线运输安全畅通
- 环球热头条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简介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 湖人延续G3首发阵容:范德彪、詹姆斯、浓眉、里夫斯、拉塞尔
- 基金分红:天弘弘利债券基金4月27日分红_天天精选
- 恒久科技收深交所关注函 被要求说明管理层与年审会计师存在重大分歧的具体事项
- 书香激扬青春 阅读点亮未来
- 如何查询2012年四级成绩英语怎么时间是什么
- 双墩村是如何变身网红打卡地的
- 科技赋能智慧房子 华为全屋智能将亮相AWE2023
- 花呗逾期被起诉会冻结所有银行卡吗?被起诉会不会坐牢?
- 众里寻你歌词_众里寻你歌词是什么|精选
- 亚盛医药全球产业基地通过欧盟QP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欧盟GMP标准!_当前时讯
- 当日快讯:Netflix将大幅提高对韩剧 韩影等内容投资,未来四年达到25亿美元
- 全球快看点丨收费2元/天 青浦这家超3000平方米职工健身驿站对外开放
- 三个虫念什么_三个虫-全球看热讯
- 灯光一亮 肉更新鲜?生鲜灯 还要忽悠到几时_焦点快报
- 做美国的盟友,真的挺难(观象台)-环球资讯
- 看完《无间》,四大原因,网友发誓五年内不看国产谍战剧!
- 2023上海车展:劳斯莱斯新款幻影高定版亮相-今日热闻
- 环球热议:今日南方大范围降水持续 中东部大部气温仍低迷
- 环球百事通!挂机赚平台_挂机网赚
- 为什么学不好英语英文_为什么学不好英语_环球快看
-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吗_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吗|每日热点
- 家用mpv哪款车最好最省油_家用mpv哪款车最好_世界今日报
- 欧阳恒
- 云南公安以实干担当提升“便民利企”工作质效
- 首次发布 独家全览丨中国绘制火星全球影像图!
- 视频 | 第七届“红色两当 生态之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开骑
- 中国互金协会公布第三十二批金融App备案名单,共22款_天天视点
- 李袁杰名场面_为什么叫李袁杰裁缝|看热讯
- 【快播报】书林文学为什么搜索不了小说_书林文学
- 降雨持续局地有大雨到暴雨 26日转多云
- 天合光能2022年度拟派10.39亿元红包-世界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南京小西湖街区:老城更新,闹市区的“实验田”
- 从一片麦田出发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入境游产品研发工作营在郑州启动
- 【全球新要闻】兰州市委巡察组提级巡察县区重点乡镇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 速讯:西南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川举行
- 时讯:“非遗+旅游” 贵州文旅融合“玩”出新花样
- 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启动,建设探索国际间数据流动新机制_全球速看
- 骗子冒充随州网红文旅局长诈骗遭识破,本尊发反诈视频
- 今日最新!卫报:阿森纳、切尔西、巴黎等队想签下水晶宫前锋扎...
- 世界聚焦:中信证券与客户达成首单挂钩30年期国债期货的场外期权交易
- 网络游戏 文化传媒均获主力加仓超30亿元,汤姆猫净买入7.22亿元居榜首
- 成都一精神病院男护士工作7年患上重度抑郁:不会辞职,对病患更能感同身受
- 窦骁“嫁入”豪门之路,和他背后隐藏的3位年轻“富婆”
X 关闭
行业规章
X 关闭